第二批省级线下 、线上线下混合式 、社会实践一流本课程公示名单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序号
        | 课程名称
        | 课程负责人
        |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
        | 建设单位
        | 类别
        | 备注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1
        | 植物生物学
        | 白洁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2
        | 系统整合临床课程
        | 曾静
        | 祝烨、胡建昆、李箭、苏白海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3
        | 食品分析
        | 曾维才
        | 何强、孙群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4
        | 中国近代史
        | 范瑛
        | 蔡炯昊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5
        | 英国文学-1
        | 方小莉
        | 崔梦田、廖运刚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6
        |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
        | 傅强
        | 张琴、王柯、白红伟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
        | 医学信号处理
        | 何凌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
        | 口腔预防保健学
        | 胡涛
        | 罗晶晶、程立、雷蕾、程然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9
        | 市场调查与预测
        | 黄璐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10
        |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
        | 黄忠兵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11
        | 中国美术史
        | 黄宗贤
        | 李明、支宇、李振宇、赵成清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12
        | 考古学与文明史
        | 霍巍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13
        | 连续介质力学
        | 蒋文涛
        |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14
        | 护理学基础
        | 蒋晓莲
        | 张凤英、刘春娟、冯先琼、李小萍
        | 四川大学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746
        | 数据结构
        | 刘小英
        | 周朝萱、罗学刚、张靖、兰全祥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47
        | 项目投资管理学
        | 张旭辉
        | 赵萍、刘鑫春、孙晖、伍虹儒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48
        |  包装设计1
 | 周家乐
        | 孙宝瑞、安尊志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49
        | 会计综合实训
        | 陈容
        | 王涓郦、柳秋红、钟君、陈英蓉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0
        | 护理学基础1
        | 吉辉
        | 段思羽、张利萍、周丽、张成剑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1
        | 基础英语1
        | 廖红
        | 刘春亮、王欢、韦丽、原俊宁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2
        | 线性代数
        | 刘立新
        | 刘冬兵、林宗兵、于勇、胡敏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3
        | 有机化学
        | 刘姗
        | 张喆、姜少娟、刁毅、李玉峰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4
        | 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
        | 张士举
        | 费之奎、周兰花、王舟、朱奎松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5
        | 中国现代文学史
        | 贺诗泽
        | 张艳、谭文旗、牟欢、潘春霖
        | 阿坝师范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6
        | 地球概论
        | 廖光萍
        | 廖文果、侯雨乐、崔娜娜、谢洪
        | 阿坝师范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7
        | 艺术概论
        | 师立军
        | 李成秀、李明明、张强、周小青
        | 阿坝师范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8
        | 沟通与演讲
        | 曹洁
        | 封莉、王晋、邱迁益、朱敏
        | 成都东软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59
        |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
        | 段恩泽
        | 侯宗浩、夏磊、谢琼
        | 成都东软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0
        |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
        | 胡秋菊
        | 左佳、陈鹏、叶莹玲、罗晓莉
        | 成都东软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1
        | 程序设计基础
        | 王会
        | 王泽、温荷、骆代富、胡元波
        | 成都东软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2
        | 影视合成与特效
        | 向东
        | 王家福、赵学泰、白骏、庄栎燊
        | 四川传媒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763
        | 融合新闻学
        | 何倩
        | 陈臻、张洁、陈璐、唐纪鑫
        | 四川传媒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4
        | 立体构成
        | 黄莓子
        | 郑晓东、钟家奎、李清振、余婉
        | 四川传媒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5
        | 成本会计
        | 王晓秋
        | 许新亮、夏洪智、蔡玉俊、邓艳莉
        | 成都文理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6
        | 健身运动
        | 钟成
        | 雷耀方、尚永恒、唐礼科、赵绍林
        |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7
        | 旅游经济学
        | 胡观凯
        | 马勇、王波、毛慧、张勇
        |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8
        | 大学英语(四)
        | 许敏
        | 董静、揣琼、卢晓方、孙露洁
        |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69
        | 管理学原理
        | 陶建华
        | 左冬梅、胡薇、王芳芳、任彦
        |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0
        | 民族民间舞
        | 张小琦
        | 任芳、王小林、游雅兰、张骞
        |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1
        | 剧情片创作
        | 苏亚平
        | 刘丽、林晓东、胡文馨、魏毅
        |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2
        | 经济法——对标“两性一度 ”,探索思政 与经济法同频共振之美
        | 刘萍
        | 马丽、李玲、陈燕涛、王丹
        |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 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3
        | 通信原理
        | 张燕
        | 钟耀霞、张佳芬、王珂
        |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4
        |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
        | 谢斌
        | 王洋、朱里红、杨明、幸晋渝
        |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 术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5
        | 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
        | 郑才国
        | 姚明镜、郑诚礼、宋黎、袁彬
        |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 术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6
        | 设计采风(社会调查与实践)
        | 罗惠
        | 董娴娟、张荣强、侯亚红、付学佳
        |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 术学院
        | 社会实践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7
        | 酒店前厅管理(双语)
        | 徐君宜
        | 赵静希、白永忠、刘彦兵、陈雪
        |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 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8
        | 酒店英语
        | 段薇
        | 张千牵、魏思思、谢璐、徐君宜
        |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79
        | 旅游市场营销
        | 贾荣
        | 彭璐、罗正琴、唐小凌
        |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780
        | 俱乐部管理与实务
        | 欧繁荣
        | 杨成、杨红芬、包兴婷、马海
        |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 院
        | 社会实践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1
        |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
        | 袁丽
        | 杨志恒、辛雅丽、徐迪、刘方
        | 四川工商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2
        | 计算机制图CAD
        | 程伟丽
        | 胡可、陈学昊、喻琬琴、郭屹佳
        | 四川工商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3
        |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        | 张兆学
        | 刘一民、杨元芳、李飞燕、冯国元
        | 四川工商学院
        | 社会实践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4
        | 跨境电商法语
        | 陈果
        | 沈光临、谢攀、吴知行、毛宏
        |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 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5
        | 英语阅读II
        | 张娟
        | 徐哲、周忠杰、赵守夏、蓝金燕
        |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6
        | 播音主持创作(出镜记者全媒体技能实 训)
        | 刘梦霞
        | 刘凌涓、谢蕾、朱宁、赵晓晖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7
        | 市场营销
        | 杨泽明
        | 朱丽萍、黄春艾、张琳、杨治国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8
        |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
        | 赵春
        | 毛红霞、刘福刚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89
        | 国际贸易学II(实务)
        | 蒋国庆
        | 郭伶俐、杨静、刘兰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0
        | 大学计算机基础
        | 罗佳
        | 任金林、何凯霖、丁晓峰、赵淑贤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1
        | 工程经济学
        | 杨柳
        | 谢奇妙、蒋玉飞、谭大璐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2
        | 市场调查与分析
        | 李丹
        | 何琼、王英、马啸天
        |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
        | 社会实践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3
        |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
        | 王媛
        | 郭兴吉、宋旸、陈亮、康飞
        |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 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4
        |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
        | 罗小娇
        | 李嘉华、张彦艳、伍志凌、谢小林
        |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5
        | 工程测量学
        | 周海波
        | 张文君、杨飞、郭一江、孙姣姣
        |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6
        | 基础会计学
        | 范晓娥
        | 刘春艳、胡蓓、赵玲、彭兰岚
        |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797
        | 现代物流学
        | 马贵平
        | 周玉清、唐俊丽、谢家贵、陈佳
        |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8
        | 微观经济学
        | 吴印佳
        | 程晓辰、张欣、郝冰洁
        |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 院
        | 混合式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799
        | 设计思维与表现
        | 郭丽
        | 李泱、付婷婷、宋忠良、周星宇
        | 吉利学院
        | 线下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附件 2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
   
 
 (2020 年)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课程名称:包装设计 1 专业类代码:1305
   
 
 授课教师(课程负责人):周家乐
   
 
 联系电话:15281210298
   
 
 申报类型:  ●线下一流课程
   
 
 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
   
 
 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申报学校:攀枝花学院
   
 
 推荐单位:攀枝花学院 填表日期:2020.12.24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四川省教育厅制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二○二○年十二月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填报说明
   
 
 1.每门课程根据已开设两学期的实际情况,只能从“线 下一流课程 ”“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”“社会实践一流 课程”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。
   
 
 2. 申报课程名称、授课教师(含课程负责人)须与教务 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,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 设信息。
   
 
 3.相同授课教师、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,若教 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,教学效果相近,可以合并申报。
   
 
 4.专业类代码指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12)》 中的代码。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,填写“0000”。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   
 
 (一)线下一流课程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课程名称
        | 包装设计 1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编码+选课编码  (教务系统中的编码)
        | 201900427+202020211007106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类型
        | ○文化素质课  ○公共基础课  ●专业课
        | □实验课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性质
        | ●必修  ○选修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开课年级
        | 本科 大学三年级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面向专业
        |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学    时
        | 64 学时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学    分
        | 4 学分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先修(前序)课程名称
        |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字体设计 版式设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后续课程名称
        | VI 设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主要教材
        | 书名:《包装设计》, 书号:ISBN 978-7-313-08910- 6/TB,作者:张潇 沈卓娅,出版社: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,出版时间:2018 年 5 月第 2 版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
        | 2019 年 10 月 21 日 —2019 年 11 月 16 日 https://mooc1- 1.chaoxing.com/mycourse/teacherstudy?chapterId=393718873&c ourseId=216446583&clazzid=36548408(账号: 18908143626 , 密码:sbr820616lj)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2020 年 9 月 14 日 —2019 年 10 月 14 日 https://mooc1- 1.chaoxing.com/mycourse/teacherstudy?chapterId=393718873&c ourseId=216446583&clazzid=36548408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
        | 63
        | 
  
 
 
 二、授课教师(教学团队)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
        (序号 1 为课程负责人,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 5 人之内)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序号
        | 姓名
        | 单位
        | 出生年月
        | 职务
        | 职称
        | 手机号码
        | 电子邮箱
        | 教学任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1
        | 周 家 乐
        | 攀 枝 花 学 院
        | 1977.07
        | 教师
        | 教授
        | 152812102
        98
        | 38168006@ qq.com
        | 课程主讲 实践指导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2
        | 孙 宝 瑞
        | 攀 枝 花 学 院
        | 1981.11
        | 教师
        | 讲师
        | 189081436
        26
        | 404155700 @qq.com
        | 课程主讲 实践指导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3
        | 安 尊 志
        | 攀 枝 花 学 院
        | 1974.01
        | 教师
        | 讲师
        | 180807827
        89
        | 372908220 @qq.com
        | 课程设计、 教学大纲 的制定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授课教师(课程负责人)教学情况(300 字以内)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(教学经历:近 5 年来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、开展教学研究、获得教学奖励方面 的情况)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近 5 年来课程负责人主要承担了包装设计 1、包装设计 2、字体设计、展示设 计、基础图案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教学, 总学时 1824,总人数 1156 人,教 学班 13 个,工作量饱满。出版《包装设计的进化与认知研究》专著 1 部,主持 省教育厅项目 2 项,主持校级包装设计课程教改重点项目 1 项、主持横向课题 1 项,发表学术论文 10 篇(其中中文核心期刊 3 篇、普刊 7 篇),发表核心期刊 作品 6 幅,取得国家外观专利 8 项,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 70 余项,连续多年 获得广东之星和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,策划“芒果+”项目并 帮助国胜乡小坪村建立农帮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受到央视 7 台、四川卫视和攀 枝花电视台采访报道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二、课程目标(300 字以内)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结合本校办学定位、学生情况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 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 该达到的知识、能力水平。)
        艺术学院响应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,结合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, 着力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。包装设计 1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, 既有视觉传达语言中的造型结构、图形、色彩、文字、编排等内容, 又涉及到材 料、印刷、工艺等技术环节, 是一门综合性、实践性很强的课程。通过学习, 使 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念以及包装设计实践的相关技能, 使学生 具备有效传达信息的艺术手段,使他们掌握如何按照美的形式、规律和法则, 来 提高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,从而开拓思路,增强创新意识,提高创新能力。同时, 包装课程教学通过对文化的传承、诚信创作、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等方面全程融 入课程思政,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三、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(1500 字以内)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,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,课程内容与资源 建设及应用情况,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,课程成绩评定方式,课程评价 及改革成效等情况。)
        1、建设发展历程
        包装设计是艺术学院成立之初装潢艺术设计专科的专业主干课程,2002 年升 本后包装设计课程又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,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包装的视觉设计和 结构容器设计两大方面。2010 年改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,该课程继续作为专业 核心课程,分为包装设计 1 和包装设计 2,共计 128 学时 8 个学分。包装设计 1 主要以包装设计基础知识和视觉设计、结构设计为主, 包装设计 2 主要以包装容 器设计和营销策划为主。目前包装设计课程注重产教融合,服务地方经济,正逐 步向一流课程的目标迈进。
        2、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
        包装设计课程历经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,以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, 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方面都进行了反复教学改革。
        第一:从以往的“满堂灌 ”“填坑式 ”教学模式转变为“启发式 ”“翻转式 ” 的教学模式,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式。
        第二: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:(1)结合“理工思维 ”模式,使感性思维和 理性思维相结合,艺术思维和设计思维相结合,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的逻 辑能力。(2)运用艺术原理,开展“先实验,再设计 ”的学习模式,增强了学 生举一反三的设计方案拓展能力。(3)改变了以往的“想做分离 ”的局面,倡 导“艺工融合 ”,加强艺术和技术、工艺的融合,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以及适应多元化的市场设计需求的能力。
        第三: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,加强不同专业门类的融合,增强了学科与学科,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,建立立体化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。
        第四:结合课程思政,体现立德树人理念:将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教学始 终,提高学生学习拼搏、诚信、诚实、求精的精神。
        3、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
        资源建设:在课程教学上积极参与校地合作,让教学成果能落地。目前已经 和攀枝花市及周边的 8 个县区达成合作协议,以包装设计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。 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、实验室、成都集和品牌设计有限公司等 10 多家实践基地 等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,优秀的互联网资源如站酷、B 站、古田路 9  号等网站为学生包装设计学习提供了优秀的案例和前瞻性的知识,都是学生学习 的辅助帮手。
        应用情况:近五年艺术学院在与区县的校地合作中,创作了 400 余项结合当 地特色的农产品包装,并有部分已被采用,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。同 时,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实践基地,也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。
        4、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
        教学内容:包装设计 1 课程有理论环节 16 学时,第一部分:包装设计概述, 第二部分:包装的设计程序和定位,第三部分:包装设计的材料,第四部分:包 装结构,第五部分:包装装潢。实践环节 48 学时,包含纸盒结构实验练习,包 装字体、颜色、版式设计以及效果图制作等实训。
        组织实施:授课教师统一组织,统一实训命题,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,开展 不同类型的方案制作及设计实验,达到最后的最佳设计效果为止。
        5、课程成绩评定方式
        包装设计 1 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上课考勤 10%,技能实训效果 20%,主要 是学生实训练习成果根据做工及创意打分,期末考试方案制作 70%,主要是学生 包装设计的创意、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,三部分组成最终的考核成绩。
        6、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
        课程评价:包装设计 1 历经 20 多年的改革,学生的满意度达到 95%, 同时 也受到了同行和督导的高度认同,教学成果丰富,近年来毕业设计选题中包装设 计占比 80%。
        改革成效: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,包装设计 1 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首先 是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得到普遍提高,专业学习兴趣更加浓厚,其次,包装设计课 程作品近五年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,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奖项 178 项, 其中设计类国家级别的 90 项,省级的 88 项,取得国家外观专利 198 项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四、课程特色与创新(500 字以内)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。)
        课程特色:1、响应国家“ 乡村振兴 ”战略,课程教学以地方农特产包装设 计为方向,助力脱贫攻坚国家战略,实施产教融和。
        2、课程同时结合省教育厅及全国行业协会的各种学科竞赛,让学生以课堂 作品去参加相关设计比赛,让学生获得荣誉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 效。
        3、注重设计创新,积极申报国家专利。
        4、结合课程思政,体现立德树人:将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教学始终,提 高学生学习拼搏精神、创作的诚信精神、做人的诚实精神、做事的求精精神。
        5、以课程带动学生创新创业,实施成果转化。
        6、以包装设计课程带动了别的专业课程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,使学生 专业知识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链。
        教学改革创新点:1、在教学中,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,结合 理工思维模式,将艺术思维和设计思维紧密融合,使学生的艺术创作更具有逻辑 思维,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        2、“艺工融合 ”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,加强艺术和技术、工艺的融合 创作模式,以及“先实验、再设计 ”的创作方法,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 设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五、课程建设计划(500 字以内)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、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,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 等。)
        今后五年的建设目标包括以下几点:
        1、包装设计课程要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,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将 课程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。
        2、将包装进行系统性设计,融入营销学和策划学, 向个性化、特色化风格 迈进,拓宽学生的知识面。
        3、在艺工融合的背景下,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创意和工艺技能、科学技术 的紧密融合。
        4、依托互联网,全面提高课程质量,打造优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, 向国家 一流课程努力奋斗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六、附件材料清单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1.   课程负责人的 10 分钟“说课”视频(必须提供)
        [含课程概述、教学设计思路、教学环境(课堂或线上或实践)、教学方法、 创新特色、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。技术要求:分辨率 720P 及以上,MP4 格式, 图像清晰稳定,声音清楚。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、单位, 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 不得少于 3 分钟。]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2.   教学设计样例说明(必须提供)
        (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,尽可能细致地 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,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 5 张教学活动的图片。要 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,表述清晰流畅。课程负责人签字。)
        3.   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(必须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4.   最近一学期的测验、考试(考核)及答案(成果等)(必须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5.   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(必须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6.   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(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7.   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(选择性提供)
        (课程负责人签字。)
        8.   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(选择性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9.   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(选择性提供)
        (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。)
        10. 教学(课堂或实践)实录视频(选择性提供)
        (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,至少 40 分钟,技术要求:分辨率 720P 及以上,MP4  格式,图像清晰稳定,声音清楚。教师必须出镜, 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、单位; 要有学生的镜头,并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,此视频会公开。)
        11. 其他材料,不超过 2 份(选择性提供)
       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,请严格审查,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 定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七、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,保证内容真实有效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课程负责人(签字): 年   月   日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八、学校教指委或学术委员会课程评价意见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该课程建设扎实,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,教师团队分工明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确,课程内容安排合理,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,能很好的吸引学 生参与课堂教学,教学效果好。同意推荐申报四川省级本科“线下一 流课程”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负责人(签字): 年   月   日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九、学校政治审查意见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、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 的内容,思想导向正确,不存在思想性问题。
        该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遵纪守法,无违法违纪行为,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、 学术不端等问题,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学校党委(盖章) 年   月   日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十、申报学校承诺意见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学校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,保证真实性。经 对该课程评审评价,择优申报推荐。
        该课程如果被认定为“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”,学校承诺为课程团队提供政策、 经费等方面的支持,确保该课程继续建设五年。学校同意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在 指定的网站上公开展示和分享。学校将监督课程教学团队经审核程序后更新资源 和数据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主管校领导签字: (学校公章) 年   月   日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四  川  省  教  育  厅
   
 
 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川教函〔2023〕7 号
   
 
 
    
   
 
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
   
 
 2022 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
   
 
 
    
   
 
 各普通本科高校:
   
 
 按照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的 通知》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2 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 作的通知》精神,经高校推荐、评审遴选、结果公示等程序,认 定 1125 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,其中线上课程 261 门、线 下课程 224 门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499 门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课程 78 门、社会实践课程 63 门,现予公布。
   
 
 各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 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,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,聚焦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,持续 加强课程建设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要强化一流课程的应用 共享,推进跨校共享和学分互认,创新学生学业评价与学分管理, 建立健全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。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部署,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加快一流本科课 程数字化建设与应用,以“学习革命”推动“质量革命”向纵深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发展。
   
 
 教育厅将通过使用评价、定期检查等方式,对省级一流本科 课程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。自公布之日起 5 年内,未按照各 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的课程,将取消省级一流本科课 程资格。
   
 
 
    
   
 
 附件:2022 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序号
        | 课程名称
        | 课程负责人
        | 团队主要成员
        | 建设单位
        | 主要课程平台
        | 类别
        | 备注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855
        | 外国文学
        | 成立
        | 曾宪文, 成良臣,王梓钧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56
        | 新媒体概论
        | 吴海霞
        | 张桢,丁伟,兰景婷, 黎欢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57
        | 基础英语
        | 杨馨
        | 李雪梅, 王明梅,古娟,林雯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58
        | 教育学
        | 叶怀凡
        | 李红梅, 张成武,刘华,刘勉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59
        | 商务英语阅读
        | 宋宗伟
        | 龙德银,何微,朱宇梅,王静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0
        |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
        | 纪瑞祥
        | 赵栅凌, 赵奎林,李秀明,邓佳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1
        | 高硫天然气脱硫虚拟仿真实验
        | 周绿山
        | 刘长路, 王芬,王坤,龙婷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虚拟仿真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2
        |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虚拟仿真实验
        | 陈春坛
        | 王成端, 肖德林,符东,李亚阑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虚拟仿真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3
        |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
        | 兰奎
        | 梁云,刘丹,杨建霞, 刘春辉
        | 四川文理学院
        |  | 社会实践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4
        | 化工原理
        | 张毅
        | 朱学军, 杨涛,黄秀丽,邓俊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线下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5
        | 机制工艺及夹具设计
        | 杨光春
        | 张健,张祺,孙广奇, 张建平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线下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6
        | 公共设施设计
        | 陈晓燕
        | 姜龙,廖梅,税梦瑶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线下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7
        | 档案管理学
        | 莫家莉
        | 胥刚,曹利华, 王春梅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线下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8
        | Web 前端开发技术
        | 兰全祥
        | 张靖,罗学刚, 张俊, 陈曦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69
        | 外科学总论
        | 周春
        | 余峰彬, 李劲,刘财, 范巧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70
        | 钒钛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
        | 赖奇、赵曦光
        | 彭富昌, 李军,廖先杰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71
        | 钛合金及应用
        | 李强
        | 王振玲, 王能为,蒋志强,杨颖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72
        | 机械设计
        | 曾富洪
        | 郭小兰,赵晏林,张学刚,龚建春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
    
    | 873
        | 数字电子技术
        | 唐宇
        | 冯鹄,李丹,游霞,方重秋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
        |  | 混合式课程
        |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填报说明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1.专业类代码指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0)》 中的专业类代码(四位数字)。
   
 
 2. 以课程团队名义申报的,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团队牵头 人;以个人名义申报的,课程负责人为该课程主讲教师。团 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 5 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。
   
 
 3. 申报课程名称、所有团队主要成员须与教务系统中已 完成的学期一致,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。
   
 
 4.文中○为单选; □可多选。
   
 
 5.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,要写清全称和缩 写,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。
   
 
 6. 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学校打印留存备查,省级评 审以平台提交的盖章PDF 版为准。
   
 
 7.涉密课程或不能公开个人信息的涉密人员不得参与申 报。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课程名称
        | 公共设施设计
        | 是否曾被推荐
        | ○是 ●否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负责人
        | 陈晓燕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负责人所在单位
        | 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编码+选课编码  (教务系统中的编码)
        | 201904670+202020212002296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课程分类
        | ○通识课 ○公共基础课 ●专业课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□思想政治理论课 □创新创业教育课 □教师教育课 □实验课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性质
        | ●必修 ○选修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开课年级
        | 大三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面向专业
        | 产品设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学    时
        | 56 学时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学    分
        | 3.5 学分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先修(前序)课程名称
        | 产品设计 1、产品设计 2、家具设计、导视系统设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后续课程名称
        | 康养产品设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主要教材
        | 1、书名:公共设施设计
        (普通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“十三五 ”规划教材) 书号:ISBN9787517045885  作者:薛文凯 陈江波
        出版社: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7 年 7 月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 
 |  
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 |  2、书名:城市公共设施系统设计研究
 书号:ISBN9787112192151  作者:王昀 出版社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
        出版时间:2016 年 7 月
         
 | 
 
    
    | 3、书名:环境设施设计
        (高等教育“十一五 ”全国规划教材)
        书号:ISBN97875539814193  作者:鲁榕 刘晓雯
        出版社: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09 年 6 月
         
 | 
 
    
    |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
        | 2022 年 2 月 28 日—2022 年 4 月 15 日
        课程名称:公共设施设计  教师名称:姜龙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 |  
 | 
 
    
    | 2021 年 6 月 7 日—2021 年 7 月 2 日
        课程名称:公共设施设计  教师名称:陈晓燕
         
 
        
        2020 年 2 月 24 日—2020 年 4 月 9 日
        课程名称:公共设施设计  教师名称:陈晓燕
         
 | 
 
    
    | 最近两期学生人数
        | 125
        | 
  
 
 
 注: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、选课编码、开课时间、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。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二、授课教师(教学团队)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(序号 1 为课程负责人,总人数限 5 人之内)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序号
        | 姓名
        | 出生年月
        | 单位
        | 职务
        | 职称
        | 手机号码
        | 电子邮箱
        | 授课任务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陈晓燕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980.12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攀枝花 学院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教研室 主任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副教授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8982340200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47114802@ qq.com
        | 课程讲授  教学设计  大纲编写  资源库建设 竞赛指导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2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姜龙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979.11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攀枝花 学院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无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教授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3982317839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342497114 @qq.com
        | 课程讲授  案例库建设 资源库建设 竞赛管理  课外实践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3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廖梅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981.12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攀枝花 学院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无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副教授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18081724113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47511595@ qq.com
        | 课程讲授  案例库建设 大纲编写  竞赛指导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4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税梦瑶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1987.12
        | 攀枝花 学院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无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讲师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15892587801
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262413588 0@qq.com
        | 设计指导 竞赛指导 专利指导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教学情况(500 字以内)
        | 
 
    
    | (教学经历:近 5 年来在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、开展教学研究、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)
        课程负责人陈晓燕,副教授,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,攀枝花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, 第七批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校级一流专业负责人,攀枝花学院学术骨干。
        (1)教学任务
        本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 9 年,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。负责人陈晓燕, 副教授,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,攀枝花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,第七批攀枝花市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校级一流专业负责人,攀枝花学院学术骨干。
        课程团队成员 3 人,在指导学生作品参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荣获各类比赛优秀指 导教师荣誉称号若干,教学能力强,师德师风好,学生评教均为优秀。
        (2)教学研究
        为结合攀枝花市“ 阳光康养城 ”的城市定位和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,《公共设施设 计》课程理论与设计实践并重,采用课堂创意设计,课外操作实践的模式,实施课堂内外实践 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,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课程团队近年主要应用研究:(见 附件)
        1)大学生创新项目,基于城市小巷空间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,省级,2018
        2)大学生创新项目,基于人性关爱的城市环卫工人休息设施设计研究,校级,2016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3)大学生创新项目,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,校级,2018
        4)大学生创新项目,基于三线建设文化传播的攀枝花公共设施设计研究,校级,2015
        5)大学生创新项目,干热河谷地区可持续公共设施设计研究,校级,2015
        6)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—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项目《基于攀枝花地 域特色的医护康养设施研究与开发》,2021.12
        (3)教学奖励(见附件)
        1)团队指导学生课程作品参赛获奖 211 项;
        2)团队指导学生课程作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53 余项;
        3)团队成员获得各类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 余项;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三、课程目标(300 字以内)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结合本校办学定位、学生情况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 到的知识、能力水平)
        本课程为攀枝花学院校一流示范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,结合攀枝花“ 阳 光康养地 ”的城市形象,以及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依托校级一流示范专业,助 力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。
        (1)价值目标:思政环节——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地域文化特色融入 教学过程,引导学生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意识;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  感和职业自豪感。
        (2)知识目标:了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,掌握人体工程学在课程中的运用, 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和产品创新设计理念。
        (3)能力目标:具有在设计实践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能力;利用课堂内外相 结合的实践环节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;使学生具备对公共设施案例进行分析研判的  能力,以及能够运用产品设计原理,进行公共设施设计研发的能力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
 四、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(2000 字以内)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,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,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 应用情况,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,课程成绩评定方式,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 情况)
        1、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
        起步摸索 2011-2015:2011 年开始建设该课程,2014 年面向大三学生开课,逐步 完善课程内容。
        改革发展 2016-2020:团队科研成果逐步增加,成果累积丰硕,2019 年获评校级示 范课程。2018 年,结合攀枝花“ 阳光康养地 ”的城市形象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从本课程中分离出《康养产品设计》课程,有针对性的对康养设施进行系统研究。2020 年,《公共设施设计》和《康养产品设计》双双被列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申报多 项实用新型专利,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较多。
        锐意进取 2021-2022:完成资源库建设,获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2、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
        (1)如何进一步提炼城市文化内涵融入课堂,解决设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,培养 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感意识,帮助学生重塑专业理想,树立专业信心。
        (2)如何结合社会以及行业的高速发展,更新、整合课程内容。
        (3)如何将已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组建,形成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。
        (4)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,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3、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
        (1)课程内容建设
        1)课程思政建设:进一步凝练本地城市文化内涵,运用于产品造型和纹样设计之 中,激发学生对特色文化的挖掘兴趣;
        结合攀枝花的太阳能资源背景,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课程,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 政策,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课程的结合。
        2)课程内容改革:为满足攀枝花康养城市建设需求,课程不断调整、完善、更新 教学内容。在《公共设施设计》基础上增加后续课程《康养产品设计》,有针对性的对 康养设施进行设计研发,以便更好的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。
        (2)教学资源建设
        本课程经过 9 年的教学实践积累,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。包括 案例资源、理论教学资源、学生作品资源等。团队教师在每一次课程结束时,都会将最 新的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到资源库中,使老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成果,以便运用于后期 课题申报和研究中,逐步形成了课程资源共享机制。
        1)课程理论资源:团队成员通过多年教学积累,4 位成员各自都形成了一套完整 而丰富的课程理论资源,后期将运用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编写课程教材,将理论资源成果 固化。
        2)优秀案例资源:教师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中西方公共设施案例,形成了大量的优 秀案例资源库。
        3)课程荣誉资源:课程结束后,组织学生作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设计竞赛,并进 行各类专利申报。近五年,学生作品获奖 211 项,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共 53 项。
        4)学生团队资源:学生组成项目设计团队,独立进行全程设计实施,学生进行讨 论、课堂汇报;学生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 6 项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5)学生作品资源:每学期课程结束时,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性的成果(设计作品、 实物或模型)展示与总结,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资源,作品数量多达 600 余份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4、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
        (1)课程教学内容
        本课程为 3.5 学分,56 课时,其中理论 16 学时,实践 40 学时。课程教学内容涵 盖了公共设施的形成与发展、公共设施设计的定义、公共设施设计的分类和性质、公共 设施设计的功能、形式、表现、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程序、公共设施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方法,以及各类型公共设施设计分析和创意设计实践。
        (2)组织实施情况
        教学方法改革:将原有的课内实践环节调整为课内、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。教 师带领学生进行学术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,让学生多方面参与科研项目,以课程推动教 师和学生的科研研究,帮助学生拓展视野,引入更前沿的设计理念。
        1)课前:
        教师课前编写教案,准备案例和课件,设置课程活动,查找本地城市文化内涵,确 定思政内容方向。
        提前在课程平台上发放思考提纲,吸引学生查阅课程资源,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 习,为新课做好准备。
        2)课中:
        第一步,提出问题,课堂翻转,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积极探讨;
        第二步,采用案例式教学法,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研讨,教师参与课堂互动,给学 生强化知识点。引导学生对本地城市特色进行提炼和升华,强化学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的责任意识。
        第三步,分组展开项目概念设计,并指导学生完善设计细节和人机结构分析。
        3)课后:
        加强课后设计实践环节,完成公共设施模型制作、布置课程作品展;指导学生参与 相关比赛, 申报创新项目和专利,积累教学成果;最后完成课程教学评价。
        5、课程成绩评定方式
        (1)过程考核: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,包含前期调研、课内概念设计、 课外模型制作、展板制作、课程结课作品展等内容, 占总成绩的40% ;
        (2)最终作品成果和模型效果考核:采用作品展览的方式进行成果汇报,教师根 据课程作品和模型效果评出最终作品成绩, 占 60%。
        6、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
        (1)课程评价
        1)学生评价:本课程经过 9 年的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,团队成员在教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学评价和学生评教中,成绩均在 90 分以上。最近一学期评教成绩为 96 分。
       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丰富,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;课程内(外)作业要求 和工作量比较大,比较辛苦,但在后续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很有成就感,提升了 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信心。
        2)本课程积累下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。尤其是积累了大量具有攀枝花特色 的公共设施作品。督导、同行评价为“课程内容与本地发展问题融合性较好,能够调动 学生热情,将理论与实际项目结合,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”。
        (2)改革成效
        经过多年努力,课程于 2019 年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,2020 年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 课程,2022 年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        学生作品获得国家级、省级等各类竞赛奖项 211 项;任课教师获得多项大赛的优秀 指导教师奖;学生课程作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53 项;组织学生申报相关大 学生创新项目 9 项。学生设计能力在各方面得到社会认可,就业单位对毕业生吃苦耐劳 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给予高度肯定。
        | 
  
 
 
 五、课程特色与创新(500 字以内)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)
        (1)结合攀枝花“ 阳光康养地 ”的城市形象,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地 域文化融入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,形成服务地方的课程思政体系。
        针对攀枝花地域特色进行公共设施设计,帮助提升攀枝花城市形象,培养学生服 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,也帮助学生重塑专业理想,树立专业自信。近年来, 逐渐将绿色能源产品设计理念融入课程设计,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政策,推进可持 续发展目标与课程的有效结合。
        (2)课程内容开发始终以城市建设需求为导向,对康养城市设施进行设计研发, 持续有效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。
        为满足攀枝花市的发展需要,课程不断调整、完善、更新教学内容。在《公共设 施设计》基础上增加后续课程《康养产品设计》,更精准的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。
        (3)创新教学方法,构建了课内理论+课内创新设计+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。
        除了完成课外模型实践以外,教师还带领学生进行学术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,让 学生多方面参与科研项目,帮助学生拓展视野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
    
   
 
 六、课程建设计划(500 字以内)
   
 
 
    
   
 
  
   
    
    | (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、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,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 等)
        在今后五年中,面向地方城市特色建设发展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,进一 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目标,构建更加贴近社会行业需求,更多元化,更丰富的课 程内容,完善课程资源建设,实现学科交叉融合、设计与文化融合,进一步提升 学生综合能力。
        1、教学常规工作和资源建设
        坚持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和课程教学工作。形成更加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与 教学体系建设;引进更加丰富的实践项目,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,积累新一轮 的课程成果。
        2、课程内容建设
        结合攀枝花的康养城市建设需求,不断调整、完善、更新教学内容。以课程 促科研,以科研反哺课程。形成更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与科研进程相辅相成的 课程内容体系。
        3、教学方法改革
       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。进一步深化专业理论水平,拓宽课内 +课外实践的渠道。按计划编写《公共设施设计》教材 1 本,固化课程理论成果;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,争取建设混合式教学课程 1 门,促 进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。
        | 
  
 
 
 
    
   
  
 
